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在睡眠期间由于呼吸暂停和/或呼吸不足,高碳酸血症和睡眠中断的重复发生而引起身体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的临床综合症。
(一)定义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指每晚睡眠时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超过30次或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小时,伴有嗜睡等临床症状。呼吸暂停是指在睡眠期间完全停止鼻腔和口腔气流超过10秒。低通气是指睡眠期间呼吸气流的强度(振幅)从基础水平降低50%以上,血氧饱和度从基础水平降低4%以上或略微苏醒。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是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加呼吸不足的次数。
(2)分类
1.中央型2,阻塞型3,混合型
流行病学
例如,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美国的患病率为2%-4%,男性多于女性,老年人患病率较高,澳大利亚高达6.5%,香港为4.1%,3.62上海占%,长春占4.81%。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中枢性呼吸暂停综合症
纯中枢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相对罕见,一般不超过10%的呼吸暂停患者,但仅有4%有报道。通畅性可进一步分为高碳酸血症和正常的上睑下垂。它可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共存,其中大多数患有神经系统或运动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2.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反馈调节对低氧血症的不稳定性,尤其是CO2浓度的变化; 3.呼气和吸气等异常过渡机制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占大多数SAHS,有家庭联系和遗传因素,大多数上呼吸道,特别是鼻,咽部狭窄的病理基础,如肥胖,过敏性鼻炎,鼻息肉,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下巴悬挂太久太粗,舌体肥厚,后放吊坠,下颌骨回缩,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和小微颌畸形等。一些内分泌疾病也可与疾病相结合。发病机制可能与睡眠时上呼吸道的软组织和肌肉塌陷,上呼吸道肌肉对睡眠期间缺氧和二氧化碳的反应减少有关,以及神经,体液和内分泌因素的综合影响。
临床表现
(一)白天的临床表现
1.嗜睡:最常见的症状是白天工作或学习期间的嗜睡。在严重的情况下,人们在吃饭或与他人交谈时可能会入睡。
2.头晕和疲劳:由于夜间反复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睡眠的连续性中断,醒来的次数增加,睡眠质量下降。经常发现不同程度的头晕,疲劳和疲劳。
3.心理异常行为:注意力不集中,精细操作能力受损,记忆力和判断能力受损,症状严重时无法工作,老年人痴呆症。夜间低氧血症引起的脑损伤和睡眠结构的变化,尤其是深度睡眠期间的减少,是主要原因。
4.头痛:经常发生在早上或晚上。钝痛是常见但不严重。
5.性格改变:烦躁,情绪激动,焦虑等,家庭和社会生活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家人和朋友的情感异化,可能会出现抑郁症。
6.性功能障碍:约10%的患者可出现性欲减退,甚至出现阳痿。
(2)夜间临床表现
1.打鼾:这是主要症状。打鼾声音不规则,从高到低不等。它通常交替地从打鼾到气流停止到喘气到打鼾。
2.呼吸暂停:75%的同一房间或床上的睡眠者发现患者有呼吸暂停,他们常常担心呼吸无法恢复,从而唤醒患者。呼吸暂停通常以喘气,窒息或大声打鼾结束。 OSAHS患者胸腹部有明显矛盾的呼吸。
3.憋住醒来:呼吸暂停后突然憋住醒来,常伴有翻身,四肢不自主运动甚至抽搐,或突然开始,感觉麻痹,胸闷或心脏区域前不适。
4.多动和不安:由于低氧血症,患者在夜间经常转动和旋转。
5.多汗症:出汗过多,特别是颈部和上胸部,与呼吸道运动引起的高碳酸血症和气道阻塞后的呼吸暂停有关。
6.夜间排尿:一些患者抱怨夜间排尿频率增加,并且发生了一些遗尿症。
7.异常的睡眠行为:恐惧,尖叫,狂欢,夜间徘徊,听觉幻觉等。